能否掌握通路的主导权的关键在于:谁能为对方创造更大利益,谁就掌握主导权。因此,企业必须思考,如何为经销商创造价值?
如何才能拨动经销商的心弦?在第90届糖酒会上,渠道网络负责人丁志雄分析到:经销商最关心三点:一是当下是否能赚钱、二是长期看是否有发展、三是厂商合作是否愉快。“当下能赚钱”,就是企业要保证产品给力、终端动销、价差稳定、市场有序,经销商有合理的利润回报。“长期有发展”,就是企业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不断进行市场基础和品牌建设。“合作要愉快”,就是企业能及时响应市场要求,为经销商排忧解难,开展高水平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渠道网络建议六大策略
如果说,做好以上三点是战略层面的要求,那么,在战术上,企业则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将市场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1.强身健体,强化优势
“打铁还要自身硬”,从长远来看,企业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的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才能赢得经销商的信服和拥戴,毕竟在市场上是靠实力说话的。另外,企业还要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变革,真正成为令经销商侧目的学习型组织,这样,经销商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跟随着企业走。
2.描绘愿景,深化合作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企业要想实现渠道的和谐共赢,首先应当和经销商在利益上进行捆绑,形成战略联盟。娃哈哈就创造性地建立了厂商共赢的“联销体”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通路回归,企业把握通路主导权的手段将逐渐从依靠“硬投入”转变为依靠“软实力”—如持续的产品创新、强大的品牌影响、双赢的合作模式和“顾问式”服务等。
3.加大投入,区域精耕
要提醒企业的是,厂商在市场资源投入方面,要形成共同投入、共同分享的互动机制。企业在设计经销商各种激励政策的时候,要注意精细化和具体化。对企业而言,如果管不住经销商的利润,就不能引导经销商的行为。
4.为经销商提供顾问式指导
客观来看,近年,经销商在实力和能力上有所提升,但它们大多出身“草根”,真正实现现代公司化运营尚不成熟,许多经销商缺乏区域市场的系统规划、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相应的操作规范,加之其个体运作的特点,导致职能发育不全、内部管理低效和业务团队松散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经销商的能力存在“短板”。为此,企业必须在以下方面帮助经销商:
在区域市场操作方面,企业要帮助经销商调研和分析区域市场情况、提炼业务操作模式、做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建议。在队伍组建和培养方面,企业应为经销商管理的“招、用、育、留”等方面提供辅助,提高其业务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打造一支高效的业务队伍。
5.有效激励,优胜劣汰
深度分销之后,随着经销商运营能力的增强,通路又一次处于转型期,经销商扮演的角色会不断变化。企业要想在通路之中保持主导权,一方面应当对经销商的发展予以帮扶,另一方面,应对经销商进行优胜劣汰,确保通路的竞争能力。
渠道网络的“全赢销”服务模式,建立在渠道网络的十一年经销商大数据库的积累之上,是以大量经销商数据、经销商需求、经销商特点为基础而研发出来的,是真正基于企业渠道建设为轴心的系统化服务,为的是能全方位满足企业在渠道建设过程中的一揽子需要,有效解除企业为了解决渠道问题而东奔西走、多头沟通、难以整合的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