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新常态下,“变”几乎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包括房企、零售品牌、基金机构都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道。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成都作为这片沃土的政治、经济、文化集聚中心,向来也是各行各业必争之地。
而自2011年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都作为中国西部中心城市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正日渐巩固。经济发展必然带动大量的居住、消费需求,几乎在同一时间,大量地产商、品牌商以及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进驻成都。
其中,成都外来房企诸如万科、绿地、中海、保利、恒大、九龙仓等,与蓝光、蓝润、置信等川企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据成都透明房产网统计,2014年,成都备案金额前三的房企分别为保利、蓝光、万科;在前二十名中,外地房企占据绝大部分。
受益于经济告诉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成都不仅成为热门的商业开发潜力城市,也成为各大零售商业品牌开疆拓土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成都有九龙仓IFS、阳光新业中心、凯德天府等十余个零售物业项目入市,总共为市场带来了163万平方米面积,同比上涨63.2%,创历史新高。同时,成都八大奢侈品门店数量在全国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北京、沈阳。
以房地产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同样成为受益者。2010年,从事股权投资基金的公司不足20家,但两年后登记在册的已经超过50家,包括基汇资本、MGPA基金、领盛投资等境内外知名基金机构均开展过多笔业务。
不过,伴随着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库存高企、房价分化、土地市场冷清也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以商业地产为例,截止2014年,成都已建成商业综合体达1500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供应量超400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一。
在房地产新常态下,“变”几乎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包括房企、零售品牌、基金机构都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道。正如《周易》所言,变则通,通则久。
9月24日,观点地产新媒体主办的城市观点论坛再一次来到成都,探讨“分化市场中的成都风口”。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过去一周,观点地产论坛成都行便接获数十家企业的踊跃报名。企业之众,既包括万科、绿地、中海、保利、万达、恒大、俊发、中粮、华润置地、九龙仓、蓝光、蓝润、富力、置信、东原等知名房企,亦不乏万达影院、大地影院、屈臣氏、AST中国、融道中国儿童职业体验馆等零售品牌,以及长富汇银、搜易贷、盛世神州、鼎信长城、国银投资、金谷国际等金融机构。
报名仍在持续进行中,届时经济学家、金融专家、行业精英,与成都及西部区域众多房地产开发、产业运营、金融、中介、媒体等企业和机构将齐聚成都,把脉成都房地产市场,探讨成都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