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商冲击,综合体如何反击?
电商冲击波让实体零售行业苦不堪言,苏宁、国美屡战京东商城,各大服饰卖场与淘宝天猫、凡客的明争暗斗也从未停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餐饮业赢得了发展机会。但面对来势凶猛的电商,综合体是否只能“沦陷”于油烟之中?
支持方:电子商务的快递发展迅速占领了消费市场,以70、80、90后为代表的消费者将其视为主要的消费渠道。服饰、百货、零售、电器等传统业态的实体店空间被大大压缩 ,以餐饮、娱乐行业为主的体验式消费代替上述四大业态成为商业综合体的首选。在主客观两个方面,电商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餐饮行业在商业综合体中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综合体以后的出路还在于强化体验式消费的竞争力。
反对方:电商对服饰、电器、电子通讯等业态的冲击毋庸置疑,但更多是中低端产品。在大多数商业综合体中, 服饰产品都以中高端为主,因此电商的冲击还是有限的。加之逛街实体购物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体验方式,是不能完全取代的。同时,餐饮的快速 发展不完全与这个客观原因有关,更多的还是归属到市场需求层面,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发展。
2
餐饮越多,卖场竞争力越强?
不少人认为,既然餐饮能迅速吸引人气,体验式消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当下的综合体中,餐饮业态越多就越有竞争力。
支持方:餐饮是最能形成目的性消费,能在最短时间吸引大量人气 的业态之一。而一个商业卖场的竞争力强弱就体现在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人气,能依靠自身的特色持续的吸引人气并形成特定的市场氛围。这些依靠 一定的餐饮业态引入就能做到。
反对方:虽然综合体增加餐饮业态的占比是一个发展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只有餐饮业才能是综合体运营的出路。目前成都不少综合体还是采取主力店+独立门店的模式,而大型超市、影院这些主力店往往也具有很强的人气聚集能力,不少大卖场 没有配置餐饮业态但人气依然很高。
3
综合体的未来在餐饮业?
有观点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模式的变迁,加之眼下发展规律的共同推动餐饮行业在未来将摆脱临街商铺,更多的出现在商业综合体之中?
支持方:中低端餐饮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商铺的租金成本过高,因此避开一些 高租金的临街商铺,转向租金更优且可能拥有免租期的综合体之中成为必然趋势,这样对于品牌自身的品质也有良好的推动和树立。加之商业卖场 也更多的选择与餐饮品牌合作,可以预见,未来餐饮的发展会与综合体发展相辅相成。
反对方: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快餐和西餐就很喜欢综合体卖场,而一些大型的中餐和 火锅就更喜欢临街的商铺,尤其是独栋的临街商业。另外,租金的高低并不是决定餐饮品牌把店开在那儿的根本原因,而是营收评估,是要看 这个店能赚回多少利润,因此不能一概而论综合体的未来方向就是在餐饮业,而是需要增加和优化更多的体验式业态,共同形成合力。
结束
餐饮业成为综合体的“人气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餐饮行业具有强大的聚客效应,能在短时间内凝聚起人气和商业气氛,带动卖场的其他行业,例如服装、电影院。小编认为,对开发商来说,餐饮业招商既解决了聚集人气的问题,也很快消化了综合体的大量面积;对消费者来说,美食之城的餐饮店,已经从以往的街边小摊小店,发展成为更加国际化、更高端的美食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