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一定是好的,如果还不够好,那是还没到最后。”
人间才四年,团购已沧桑。四年时间,几千家团购网站大浪淘沙到今天的寡头争霸,期间既有资本大张旗鼓地进入,也有创始人悄无声息地离开;既有千团大战的惨烈,也有宣布盈利的傲娇。在团购行业进入第五个年头之际,回头看,一路尸骨,向前走,行业的下一个出口在哪里?
4845家团购网站死去
2010年3月4日,美团成立;3月18日,拉手网成立……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的团购网站数字已达到1960家。四年后,2014年3月4日,嘀嗒团宣布本月底关闭团购业务;3月6日,糯米网升级为“百度糯米”……截至2013年12月底,正常运营的团购网站一共有213家,仅相当于团购网站数量峰值(2011年6月5058家)的1/25,即有高达4845家团购网站已经死去。24券欠薪关门、团宝倒闭后重新上线但又倒闭、千品网悄无声息、聚齐网被商户围攻、嘀嗒团关闭团购业务,曾经在团购前10名榜单上的团购网站也一一倒下,更不用说遍布网络的小型团购网站。
“现在不仅要做到商家满意,也要做到会员满意,同时还要兼顾差异化,工作越来越难做。”一位从事了三年半团购销售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其实前期大家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普及团购,在这个层面是没有竞争的,后期才开始慢慢出现。2011年上半年出现明显竞争,2012年下半年开始白热化,2013年开始寻求差异化。”从普及商户到抢商户,一线销售人员的收入也在随着行业的发展上上下下,“在2010年刚开始做团购的时候,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拿到2万块钱没问题,从2011年开始,只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可以达到这个水平,2012年收入更少”。
除了竞争更加激烈,实物类团购也在慢慢萎缩,“团购早期,拖把、抱枕什么的都是销量非常好的。”一位前三名团购网站销售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实物类团购早期是可以个人去做,销售会考虑到当地特色商品及实惠度,沟通起来也很方便。但是因为实物类商品猫腻比较多,为了规避风险,大部分团购网站都专门开辟一个部门去管理,但是这样的话,实物类覆盖范围就没有那么广泛,特色商品就少了,与其他电商的区别也不明显,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团800统计显示,2011-2013年,商品及其他团单的销售从29亿元下滑至16.6亿元,购买人次则呈现负增长,减少约8000万人次。
市场开始爬升
“团购行业的经历被大家形容成过山车”,拉手网副总裁司新颖回忆,拉手网最开始有6000多名员工,还曾经举行过千人招聘,实际上,入职的不止千人,随后锐减到2000人左右,现在又慢慢恢复到3000多人。“现在已经熬过了这个阶段。”在上述人士看来,团购的发展模式更像是U形,2010年平地起高楼,而后迅速跌落,2013年又开始爬升,回到寡头竞争时代。
回到爬升期的团购网站并不是和平共处的共同增长,而是从攻城略地到巷战肉搏。司新颖称,各家团购网站现在在深挖三四线城市的增长力,但在一线城市情况可能更为激烈,“我们把北京分公司又拆分成三个区域,以商圈来划分竞争范围”。年初美团网销售副总裁杨俊曾发布数据称,其要在2014年将北京、南京等城市“定点爆破”。
在业内人士看来,熬过最艰难时期意味着各家已经过了拼命出头的时期,团购行业的高增长时代结束。不过,这也意味着团购行业的增长瓶颈到来。三四线城市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动力。团800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下降至39.99%,跌破了40%的关口。与此同时,排名靠后的三四线城市却在稳打稳扎地前行,市场份额达58.25%。拉手网表示,今年将在三四线城市新开37个站点。
虽然在一线销售人员看来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团购销售工作的难度其实是与商家接受团购的程度成正相关的。但大部分商家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将团购作为一个正常的销售渠道,并协调各种渠道并行,求得利润最大化。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免预约、随时退等各种团购服务的升级也让其养成了“无团购不消费”的习惯。“团购市场已经从一个说教市场变成了需求市场”,上述销售人员表示,“2011年初的时候,大概只有20%的商家知道团购,你要告诉他什么是团购,怎么去做团购。但是现在,商家会做好套餐,价格、利润、上线条件、图片都给你,你照做就行了。”“一个行业有没有前途,关键是看有没有需求,而团购是一定有需求的。”上述人员笑称,“近段时间,在保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各家还都亏得起。”
震荡仍将持续
尽管在销售人员眼里团购网站还亏得起,但去年底美团网已经宣布实现年度盈利。在扩张规模和实现盈利之间进行抉择是团购网站都面临过的窘境,满座、窝窝、拉手都曾表示过实现当月盈利或者季度盈利、规模性盈利。而随着BAT的介入,团购网站的竞争变成了巨头之间布局O2O的角力,生存状况将变得更加微妙。糯米成为百度O2O战略下的一颗棋子,大众点评投靠腾讯寻求更多增长空间,美团依然独立发展,拉手和窝窝不时传出将被收购的消息。
司新颖认为,“2014年,BAT的入局整合将团购变成了基于本地生活服务的O2O,同时各家团购网站也在战略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被苏宁纳入门下后,虽然满座网仍保持独立运营,但其CEO冯晓海,同时也是苏宁总裁助理和本地生活业务部总经理,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满座网的业务已经开始往苏宁O2O战略中融合,“苏宁1000多家线下门店是天然的优势,未来门店不仅仅是一个提货点,而是3-5公里之内的一个社区Center,可以把本地生活服务串联起来”。冯晓海认为,团购行业的历史使命正在逐渐完成,但它作为一种模式将永远存在,变成网站的一种标配,但它并不是本地生活O2O的全部,而O2O将继续深化推进。
但是成为标配的团购也正在面临着风险,如果继续独立发展,则要迎战BAT以及继续涌进O2O的传统企业,而不仅仅是靠VC支撑的团购网站。尽管有观点认为三四线城市将为团购带来再一次的爆发可能性,但团购网站的增长已经进入瓶颈期。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团购网站的规模越大处境越危险,必须上市或者融资,但这必须找到新的故事来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