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11-17 14:50:25
在过去一段时间,对于“新零售”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已经有了太多的解读,大势已来,各家依据自己的优势进行着不同的解读,当然这背后最终要解决的是,应对可期的趋势,在这大市场下的各方如何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型已保证自己在新战场的有利位置呢?今天分享一篇来自贝恩公司高级合伙人丁杰的演讲,他谈到了品牌商应该如何来理解、应用新零售的,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文章由虎嗅整理自丁杰11月14日在阿里研究院举办的 “看中国”高端思想论潭上的演讲速记。
品牌商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新零售?
我们先看一看中国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变革,通过这个再来解读新零售。
首先我们看到,传统地讲,中国有三张名片,人口非常多,制造非常好,出口也很多。但是现在经过这几十年高速的发展之后,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也好,中国的新名片也好,更多地聚焦在了数字经济,聚焦在了创新,聚焦在了消费。我想这个是新零售,包括其他的四新产生一个大的历史背景。
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不管是从我们的人(网民数量)也好,我们的钱(移动支付的金额)也好,到我们的物流 ,这几种最关键的指标,我们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原来惟一的超过大国美国。
新零售这个概念具体的是去年马云先生提出来的,他谈到了线上线下以及物流无缝的整合。最近我们张勇先生在不同的场合也对新零售进行了诠释:核心是一个数据驱动下的人货场的关系的重构,最终落到了消费者的价值身上。
新零售下的'‘人货场"
贝恩和阿里研究院这一次也试图进一步对新零售进行解读。我们认为首先它有两个层面,首先是在数据驱动的情况下,人货场这三个要素实现的重新的定义,人不是由原来的一个被动的接受的消费者,他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在数据驱动化的情况之下,真正形成的品消共创的新型的人,帮助品牌持续的传播,这是一种新的人。
货本身也不再是交付消费者价值的惟一载体,而货本身变成一个服务体验的一部分,共同来创造消费者的价值。
场的变化就更大了,传统的零售场是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可以是线上,可以是线下,但是在真正的新零售的场景之下,我们是一个泛零售,所有的触点,所有的场景,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服务,提供一种体验的新的场所,都可以是我们新的场。
这几者的关系另外的一个层面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是在固定的场所之内,消费者和现有的商品之中进行选择,进行最高效的匹配,这是传统零售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在新零售之下,我们是以消费者潜在的显现的需求为中心,定制化的打造商品和服务,在所有它最适合的场景下来完成服务,来完成交易,是一个整体的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
所有这些我们认为,是新旧零售之中非常大的差异。关键在这样的新零售之下,对于品牌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关注的是视角,新零售虽然是零售,但是品牌真正触达消费者,实现他的品牌价值的核心战场,对品牌商究竟有什么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