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亚新生活广场正式停业
2.澳最大投行收购仁和春天棕北店股权
4月,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行之一麦格理集团旗下麦格理美亚佳盛信托与成都仁和集团达成协议,将收购仁和春天百货棕北店项目50%股权。此外,美亚佳盛信托还将获得收购仁和春天另外两项商业地产项目的第一选择权。
3.易初莲花两年内门店增至10家
自2005年进入成都市场以来,易初莲花发展的脚步一直很慢。不过,今年4月,这家泰资背景的超市却打算加速发展,不仅计划两年内在川开10家店,还将引进正大百货、正大广场等新业态,
4.沃尔玛拿下好又多35%股权
2月,在中国拥有68家购物广场的沃尔玛对外宣布,购买在中国有101家门店的好又多超市35%的股权。
重点浏览 起始时间2006年10月1日--2007年5月31日
谁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商业明星?短短数月,成都商圈风云变幻莫测不说,来自于商务部、相关政府部门的行业规范和政策法规也是相继出台并开始正式实施,可以说,从某种意义而言,今年起,零售行业已完全走上了规范化运作之路,而这些新政策即将对行业带来的良性指导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我们将2006年10月到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的部分政策法规进行了整理和搜集,可以从中一窥政府相关部门在提升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以及提升行业竞争力方面的力度。
《超市购物环境标准》2006年10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
对超市的购物环境更细致、更明确的硬性要求;特别对食品百货区域和生鲜区域等作了非常细化的要求。
《零售商促销行业管理办法》2006年10月15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利用虚构原价打折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得降低促销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得虚构事由开展促销活动;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或者为消费者退换货设置障碍。
《零售商与供货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2006年11月15日起实施。
《办法》出台将促使连锁企业创新盈利模式,代表“大众消费时代”的超市发展和代表“个性消费时代”的专卖连锁店发展将成为今年连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
《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2006年12月8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和实施。
推动连锁超市的规范化运营,提高超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2007年5月实施。
不是“企业”不能发展特许经营;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市场要建立包括协议准入制度、经销商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业界人士评价这一宏观政策的出台堪称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划时代事件。
《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5月公布。
今年年内,成都市所有区(市)县都将全面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评审、审批和发布,实现商业网点规划的满覆盖。《意见》提出,积极吸引国内、国际知名大型连锁和物流企业来四川建立分销机构,重点引进发展生鲜食品连锁超市、装饰材料类仓储式超市。
《成都市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实施办法》2007年5月正式出台。
该办法率先在全国明确禁止了10项滥收费,其中备受关注的进场费、店庆费、合同续签费、装修费、条码费等被一律叫停。业界称,该《办法》或将改变成都商界的诸多“潜规则”。
《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将从6月1日正式实施。
新《标准》中规定,不经预包装的速冻面米食品不得销售。也就是说,水饺、汤圆、面点等再也不能散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