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质监局对京产羽绒制品抽查发现合格率仅占四成。那么在成都,作为冬季出勤率极高的服装,羽绒服的质量又怎样呢?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各商场、批发市场和专卖店,对羽绒服市场进行了调查。
调查1质量品牌多质量参差不齐
在百货大楼、人民商场、万紫服装批发市场、荷花池及部分品牌羽绒服专卖店,记者发现,今年的羽绒服品牌较往年有了明显的增加,同时,产品的质量也表现出参差不齐。主要问题表现在含绒量不达标。按照国家标准,合格的羽绒服的含绒量应在70%以上,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部分羽绒产品,含绒量没达到这一标准,而更有甚者,干脆不在商标上标注产品的含绒量,以此来蒙混过关。
另外,部分羽绒服里的填充物以粉碎绒毛来代替羽绒,企图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调查2价格
两端走价格比较混乱
除了质量,今年的羽绒服定价也普遍高于往年,八九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羽绒服不在少数。为了吸引消费者,部分标价“离谱”的羽绒服就以6折、7折进行促销。对于这样的局面,羽绒服的领军品牌波司登表示,波司登之所以能保持销售长红,就是一直坚持“绝不打折”———将价格普遍定于300元至500元之间,一是这个价格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一是羽绒服的成本普遍在两三百元左右,波司登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在销售时挤掉了价格里的水分,把真正的实惠,高性价比的产品带给了消费者。
另一方面,和价格的虚高相反,今年还有部分羽绒服的价格低得吓人,记者在荷花池甚至看到了仅卖百元左右的羽绒服。业内人士提醒,购买时不应一味追求低价格。由于羽绒服生产成本就需要二三百元,可以推算,卖百元左右的羽绒产品,在质量上很难得到保证。
小贴士
7招挑选羽绒服
1试:选购时,一定要试穿。一般情况下,如果羽绒服内还能穿一件内衣和毛衣,仍不感紧致,表示大小比较合适。
2看: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是否标有生产厂家,以及是否清楚地标注含绒量。
3抖:提住羽绒服的领子用力地抖一抖,如果有羽绒飞出来,证明面料质量较差。
4按:按压羽绒服,然后将手松开,看制品是否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如弹不起来或回弹很慢,说明填充料质量欠佳,如根本无回弹,则填充料很可能是鸡毛或其它粉碎毛而非羽绒。
5摸:摸捏羽绒服,试其手感柔软程度,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毛片,则为优质产品。
6拍:将羽绒服放在桌上轻轻拍打,如蓬松度高,拍打后迅速恢复到原来蓬松状态的,说明是上等品。
7掂:掂一掂羽绒服的重量,同时观看体积的大小,重量越轻体积越大则为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