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上百家成都火锅企业老板齐聚一堂,公开向社会承诺“使用一次性锅底”,首批173家承诺使用一次性锅底的火锅店名单也在现场公布。此外,首批“行业自律监督员”也于昨日持证上岗。
据悉,成都市美食之都促进会和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将向社会公开征集“特邀消费者监督员”。
力争保持“重口味”
“成都火锅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和市场挑战。” 成都市美食之都促进会和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会长何涛表示,诚信的缺失,是引发此次火锅“老油”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依法拒绝火锅“老油”,使用一次性锅底,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给成都火锅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我们了解到,成都市美食之都促进会和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将建立协会会员自律机制,还面向社会征集“特邀消费者监督员”。每个会员企业可推荐一名“行业自律监督员”,与协会共同对全社会的火锅依法使用一次性锅底进行监督。一经发现已经面向社会承诺使用一次性锅底的会员企业弄虚作假,查实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给予协会内部警告、内部严重警告,直至列入诚信“黑名单”,收回认证证书,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
针对很多市民反映使用“一次性火锅油”后,火锅口味变淡的问题,何涛表示,下一步行业协会将组织成都的火锅企业开展“一次性火锅”厨艺交流活动,力争在使用“一次性火锅油”的同时,保持成都火锅的“重口味”。
“老油”标准未定?
何为“老油”?“对老油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准确,老油不是口水油更不是潲水油。”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张观军昨日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老油”是多次使用,但是并未出堂被消费者使用过的油。
张观军称,就像炸过一次油条的油,虽然用过一次但是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应称作为“老油”,做冒菜用的油也是这个道理。
据张观军介绍,目前国家也没有给“老油”一个明确的定义。张观军称,例如火锅在炒料的时候,一般会留一部分油下次再炒,通过反复炒反复发酵,火锅的味道会更好一些。这种油可以称之为“老油”。
对此,何涛表示,目前再去争论“老油”的定义已经没有价值,现在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要普及一次性锅底。“老油的定义也不是我发明的,是行业内的称谓。”何涛表示,应该表述为,顾客使用过的油脂,俗称“老油”。
禁止用“老油”做火锅底料,企业能够自觉遵守吗?如果消费者发现仍然有火锅店使用“老油”做底料该怎么办?对此,成都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高豫川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消费者在火锅店发现用“老油”做火锅底料一经投诉,消协将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受理、调查、核实事情前因后果,一旦核实则按照《食品安全法》对相关企业进行查处。
“目前,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在食品安全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举报机制,问题发现机制、处置机制、奖励机制等。”高豫川称,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是《食品安全法》所禁止的,食品企业将会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企业应该联动起来,共同抵制损害消费者健康的行为,共同防止打击“老油”火锅。
而四川省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在则表示,消费者如果在火锅店用餐时发现其锅底为老油火锅,应该及时向消协投诉。“消协会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当时情况进行调查、调节,最终由相关行政部门来进行监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