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新一轮的“啤酒大战”拉开大幕,蓉城啤酒市场“新丁”--金威啤酒近期宣布,其设在成都的工厂已正式投产。面对2007年夏季的啤酒市场,刚刚摘取“中国啤酒销量王”的华润雪花则“重拳出击”--
华润雪花在成都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评价,成都啤酒市场的打法是一群“小蚂蚁”以蚕食方式推进,进攻企业主要有哈啤、青啤、金威、金星。分析人士指出,2007年的啤酒大战将主要集中于产品、价格、渠道、品牌、规模等方面。
啤酒大战掀起,谁将笑到最后?
盛夏即将来临,巨头争先恐后的杀入,2007年的成都啤酒市场注定是将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5月16日,“中国啤酒销量王”华润雪花在蓉城强势媒体上以超大篇幅公布:去年销售530万吨,雪花单品牌年销售量超过300万吨,中国销量第一,排名全球前列--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被人忽视的成就。
更不能忽视是几个月前那场被称为中国啤酒行业最大并购--1月8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布,以25亿元的代价收购四川蓝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将“西南王”四川蓝剑啤酒彻底收入囊中。
过去10年,华润雪花包括蓝剑下属品牌,对四川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80%。华润雪花的分支显然是一个全新的“西南王”。
而就在华润雪花啤酒强势市场影响下,来自深圳的金威,半个多月前,其在成都高新区新加坡工业园设立的工厂投产。即便是工厂尚在建设中,金威的广告已经开始轰炸。“2006年全国啤酒销量平均增长12%,而西南片区增长则超过20%,这表明西南的啤酒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当金威集团高管在成都豪言时,华润雪花已开始在成都批量投放新的高端品牌--零点啤酒。
显然,这里不是一对一的捉对撕杀,重啤在四川的6家工厂拥有40万吨的产能,青岛啤酒成都厂也将于7月初在温江奠基,而金星一直跃跃欲试,准备虎口夺食。
产品战:差异化新品秀
如今在四川拥有生产基地的各啤酒巨头几乎都具备生产各类啤酒的能力,作为快速消费品,除老牌产品巩固市场外,新产品则力图以创造更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的时候。
综合几家啤酒厂商来看,最近,华润雪花作为中国啤酒界的“销量王”,其传统产品线已具备明显优势,最近其新推零点啤酒则是代表“民族工业”挑战夜场洋啤的超高档品牌。作为成都市场的老大,率先差异化推出新品,在时间上拔得头筹。
零点啤酒作为华润雪花啤酒2007年新推出的高档品牌,主要目标消费群体为18-25岁的年轻人群,该目标消费群体属于80后,有自己张扬的个性和追求个性自由的自我,愿意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分享快乐。
华润雪花将零点的包装打破常规,突出差异化。首先是打破常规的包装,通透的白瓶设计,金黄色的酒液,看起来格外精美,而且还减轻了消费者饮用量的压力,让消费者感觉轻松愉快。然后采用黑色作为商标的主色调,白色的LOGO点缀其间,非常突出,舞动一双自由飞翔的翅膀--ZERO,在夜场中显得格外令人注目。
成本战:“中国销量王”强压“地方军”
价格战往往是没有任何悬念的竞争策略,不过今年夏天的价格战将更多的体现在各厂家的成本控制上。
业界预期,由于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今年啤酒价格将会出现5%左右的涨幅。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原材料的上涨必将加大啤酒企业的成本,不过,对于大的啤酒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中国大的啤酒巨头早就实现了集中化的规模采购,且拥有对原材料供应商绝对的话语权。
显然,成本战最终拼的是资本实力和市场前景的信心。华润雪花年初25亿鲸吞蓝剑,其资金实力有目共睹,其去年拿下“中国销量王”桂冠,从目前动作看,信心十足;来自深圳的金威啤酒,作为新进入成都的企业,在斥资建厂后,怎样进一步获得采购、运输、人才等成本优势,将备受市场关注。
至于重啤,从其工厂布局来看,3年前就开始做好打外围的准备,成本战显然也将考验这家企业。另外几家企业似乎一直避免与老大直接竞争,由于销售规模较少,进而导致生产规模不大,成本战显然不是他们的优势。
渠道战:高端市场或将成突破口
渠道显然是四川啤酒市场各巨头争夺的焦点和核心,渠道比拼最终体现的是实力。
一般来说,可以把渠道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中低端市场渠道在国内品牌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由于渠道管理模式的成熟,华润雪花从市场份额到渠道都拥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高端渠道的竞争更多是表现为外资品牌的竞争,特别是在夜场,目前成都夜场啤酒市场大部分被百威、喜力、嘉士伯等洋啤酒所占有,但伴随着华润雪花啤酒四川公司的不断强大,一系列高端品牌开始抢夺高端渠道,其2005年推出的“雪花炫彩”甫一入市,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另外,国内品牌先前进入成都超高端市场的品牌有哈啤和青啤。
品牌战:创新推广
资本逐利,价格高低是引发啤酒大战的导火线,但近一两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啤酒的首要因素,而人们购买时更看中的是啤酒的品牌及流行的时尚。品牌创新推广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注点。
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向品牌+渠道缺一不可的时代挺进。从先前的基础看,西南区域,华润雪花已经奠定品牌老大的地位,去年,华润雪花一举拿下“中国销量王”桂冠,其品牌力在本已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再次提升。重啤受川渝一家思想的影响,拥有一批认知度较高的消费群。
而来自深圳的金威啤酒虽然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品牌运作,但由于初来乍到,目前收效还不太明显;另外,青啤品牌由于历史较久,在一些消费群中有一定影响力,为夺得更多四川市场已在此“修炼”数年。
规模战:产能差距下抢区域
以计划产能计算(公开数据):
华润雪花(176万吨)>重庆啤酒(38万吨)>金威啤酒(20万吨)>金星啤酒(8万吨)>青岛啤酒(5万吨)
据行业相关公开数据显示,四川年均啤酒消费量近150万吨,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川啤酒工厂21家,年总产能300万吨左右。成都商业发达,每年啤酒的销售量有二三十万吨左右。新进的金威的设计产能为20万吨,计算上各企业的规划产能,市场早已饱和。产量不是销量,在利润变薄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厚”利,规模化将是竞争的法宝。
华润雪花在四川拥有13家啤酒厂,其总产能为176万吨,和其他企业不同是,华润雪花在产能的规模上不仅有优势,同时其分散的布点更具物流成本优势。相对而言,重啤在四川市场设下了6家工厂,总产能38万吨,具备类似优势。其他几家企业如金威、青啤、金星在四川设立的工厂最大产能为20万吨,规模竞争尚需努力。
不可忽视的是,即便是所有的产能释放到市场,而四川啤酒市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工厂辐射的半径相对有限,因而厂家、商家要获得丰厚的利润,在物流成本上必须控制。规模战还需要讲技巧,一些新兴区域和领域的争夺将尤其激烈。(本报记者)
相关链接
今后两年啤酒消费的增速为10%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2006-2007中国糖酒业市场年度报告》表明,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啤酒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根据报告,去年我国啤酒产量为3515万千升,同比增长14.7%;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8.8亿元,同比增长16.37%,利润总额36.76亿元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总经济师何继红最近预测,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啤酒需求量将继续增大,预计今后两年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