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3万元开泡菜小作坊开始,仅仅6年,田玉文的泡菜厂年销售额就高达4000多万元,她创立的“蓉新”牌泡菜畅销全国,田玉文也被誉为“泡菜大王”。但是,事后证明这恰恰是田玉文和她的公司发展历程的拐点。这个企业在来自各方面的鼓励下迅速扩张,很快拥有7家实体和3家分公司,并欲借壳上市。但是这个自始至终都采用家庭小作坊方式管理的大企业没有任何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引进过一个管理人才,拿不出财务账目……失信后的田玉文无法再从银行贷款,资金链轰然断裂,田玉文大量在民间以年利息30%的高回报非法集资。
日前,田玉文等人已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被判刑。3月8日,记者来到了新津县新平镇刘家碾。大门口墙上新津县法院的封条告诉人们,“成都新蓉新股份有限公司”已被查封。这个昔日的“泡菜大王”,今日的阶下囚是怎样一步步发家和走向犯罪的呢?
仅用六年 “泡菜大王”远近闻名
1982年,30岁的田玉文在新津县新平镇刘家碾租房开饭馆。在当时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小学3年级文化的田玉文看到了一个新的产业——蔬菜加工。当时新都新繁镇的泡菜已有了名声,产销旺盛。她于是花钱拜师学习了腌制泡菜的技术。
1989年,田玉文关了饭馆,用开饭馆赚的3万元在刘家碾租了几间房子,买回几口可以装1000多斤蔬菜的大瓷缸加工泡菜,并在刘家碾三岔路口摆起了泡菜销售摊子。很快,田大妈泡菜得到了附近居民的青睐,连几公里外的县城居民也纷纷前往购买。
几年下来,田玉文靠卖泡菜掘得第一桶金,积累了上百万元资金。儿子陈卫东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她打理生意。
1992年,田玉文和儿子注册成立了成都市新津县蔬菜腌腊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蓉新”牌泡菜。产品一上市,销量很快超过了新繁泡菜,逐步销往国内市场;在东北一带,“蓉新”泡菜一度占据当地泡菜90%以上的销售份额。
刘家碾的居民们回忆说,由于当年泡菜销量巨大,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十多个县市的运菜车排着队交菜,刘家碾一带公路上长期塞车。
1995年,田玉文的“蓉新”牌泡菜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相继开发出系列产品100多个。据当时的县乡镇企业局局长童德茂称,蔬菜加工成本相对低廉,当时田玉文的泡菜厂年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这是田玉文企业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她被人们誉为“泡菜大王”,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劳模,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高息借钱 田大妈名气飙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田玉文经常被请到市、县座谈、交流,还几次被市、县主管部门安排到外省学习考察。爱面子的田玉文却没有正确对待这些荣誉。为了出入体面,她买了两辆宝马轿车,她和陈卫东各坐一辆,这在当时的新津乃至成都都是罕见的。爱排场的田玉文还聘请了7个保镖,出门时她的宝马车后有一辆专门坐保镖的车。
1995年后,田玉文开始飞速扩张,相继开办了蓉新豆瓣厂、蓉新养殖场、新津县饮料厂等7家实体;泡菜厂的菜池扩建到了500多个;此外,还在湖北、山东、江苏建立了3家子公司。
此时的田玉文只是表面辉煌,旗下员工达5000多人,企业占地200多亩,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以蔬菜加工为主的企业集团,但是,这些扩张的企业中,没有一家带来利润。
“那时,为了发展壮大,田玉文已经向民间借了很多钱。”童德茂说,田玉文在最初兴办成都市新津县蔬菜腌腊制品有限公司的时候,由于资金不足,就开始在民间借高利贷,年利息高达30%,但当时是在秘密状态下,很多是引荐的。
据知情人介绍,刚开始的时候,田玉文给债权人连白条都不写,后来太多了怕忘记,便给一部分人打白条。但是,这些白条都是以田玉文个人的名义写的。1996年前,田玉文对债权人先还利息再还本,基本上没有拖欠。债权人都非常满意,田玉文也因此被尊称为“田大妈”。
游说揽钱 她自吹有3个多亿资产
而早在1993年4月11日,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地区、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在规定之外以各种名义乱集资。
田玉文大量非法集资行为是在1996年开始的,直到2002年。如果说最初的集资户都是靠各种关系向田玉文引荐,那么后来情况恰好相反,成了田玉文上门游说揽钱。
好强的田玉文还极力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她曾经用高利揽来的借款为龙舟比赛捐资100余万元,用借来的钱在媒体上大作形象宣传等等。“田玉文当时是打肿脸充胖子,她图的是虚名!”新津县乡镇企业局原副局长杨金贵如此评价。
田玉文的企业当时年交税都在100万元左右,而1998年,为了争面子,田玉文执意交税近400万元,而就是这笔税款,也是她揽来的高利息借款。“根据事后调查,田玉文每年给员工发的工资还不到100万元,她的实际资产从来没有超过一个亿,但是她自吹有3个多亿。”一位参加过调查的县政府干部说。
虚报账目 银行不再给她放贷
1997年12月8日,田玉文成立了新蓉新股份有限公司,儿子陈卫东任法人代表,她自任总经理。企业注册资金为8583.6万元。两年半后,经过工商变更,田玉文和陈卫东的职务作了对调。
“田玉文注册这家新公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当时很多债务都是在法人代表陈卫东的名义,为了规避一些债权人起诉后法院查封其财产;另一个则是当时民间借贷已经很困难了,她准备以这个新的股份制公司上市后融资。”童德茂说,“最终,这个企业连材料都没有来得及往证监会报就退出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