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昨日公告称,6月9日,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重啤集团与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嘉士伯香港”)签订了带附加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急切希望在中国扩大地盘的丹麦集团嘉士伯有限公司(下称“嘉士伯”)斥资23.85亿元人民币收购重庆啤酒,由此大举进军中国西部市场。
尽管这笔买卖被称为“天价收购”,但外界多给予积极评价。高收购价显示了嘉士伯对重庆啤酒的看好,“但短期内不会改变西部地区啤酒竞争格局”。嘉士伯首席财务官约翰·延森表示。
高价收购扩张地盘
4月13日,重庆啤酒集团挂牌出让重庆啤酒12.25%股权,随后吸引了华润、百威英博和嘉士伯三大世界级啤酒大佬的争夺,但最终第二大股东嘉士伯胜出。
重啤集团拟将其持有重庆啤酒的12.25%股权(约5929万股),以人民币40.22元/股的价格(总金额23.85亿元人民币),转让给嘉士伯香港。转让完成后,嘉士伯香港与其关联公司嘉士伯重庆有限公司将共同持有重庆啤酒29.71%股权,控股重庆啤酒,而重啤集团的股份将降至20%。
嘉士伯香港是丹麦集团嘉士伯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控股投资,嘉士伯主营业务为啤酒及其他饮料的制造与销售,并在丹麦上市。
此前,券商普遍预测,嘉士伯每股收购价在26~30元人民币,但此次它却给出了每股40.22元人民币的收购价,高于前日重庆啤酒的收盘价8.7%,以此测算,收购价为1.95万元/吨(人民币,下同),高于之前英博收购雪津的8200元/吨、青岛啤酒的8311元/千升、燕京啤酒6092元/千升。
嘉士伯为何愿意出高价做买卖?“这是我们在亚洲地区更广泛扩张战略的一部分”,约翰·延森说。嘉士伯财报显示,2009年,该公司总资产达1345.15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495.67亿人民币),净利润41.67亿丹麦克朗(约人民币46.33亿元)。但这其中仅有13%的收入来自亚洲,而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的收入占44%,西、北欧占43%。嘉士伯急于将亚洲发展作为另一个增长引擎,“未来5年全球啤酒市场的全部增长中,绝大部分将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
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华创证券饮料制造行业研究员高利认为,重庆方面主动让出这家国内排名第六的啤酒生产商,可能与重庆政府整体产业规划有关。“重庆方面寄希望于更大更强的同业者来继续发展重庆啤酒业务”。
目前,重庆啤酒旗下有山城啤酒和1958两个品牌,主要在重庆销售,并进入四川部分地区、贵州、广西、湖南、安徽东部、浙江和江苏等。去年,该公司啤酒销量达100万千升,净利润1.8亿元人民币。销量和营业利润率增幅不到4%。但另一面,该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却不断增大。今年,重庆啤酒的销售目标只有112万千升。
此外,因重庆啤酒旗下控股子公司———重庆佳辰生物正在进行治疗性乙肝疫苗的2期临床试验。“重庆啤酒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快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兴业证券研究员王唏说,嘉士伯入主后短期内应该不会剥离非啤酒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