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市农产品物流配送将实现现代化。届时,居民买菜将更多在超市、便利店挑选洗净包好、带有条码的新鲜食品,或者通过网上订购,传统农贸市场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成都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据介绍,这是全国首部针对农业物流现代化编制的规划。在新的物流配送体系的保障下,食品可以追根溯源,品质将更有保障,市民可以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分三步走
推进农业物流现代化
《规划》从物流平台建设、资源整合、配套设施和组织结构几方面对农业物流资源进行统筹布局。推进农业物流现代化,《规划》制定了三个阶段的目标。2010年以前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要率先启动1~2个功能全面、设施现代、技术先进,能够实现现代交易的农业物流中心项目,形成示范效应。
2010年至2015年为第二阶段。此间将全面启动规划中的农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农业物流发展硬件平台和农业信息化系统软件平台,促使农业物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我市还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使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水平能够支撑现代农产品的产供销需求。
在2020年前的第三阶段,全市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物流系统,完成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农业物流系统功能的有序协调,实现我市农业产业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方法接轨,达到农业物流现代化的目标。
市农委副主任苏卫介绍,成都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按照“全域成都”和“三个集中”原则建立,以功能区划为主进行产业发展布局,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批发市场、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交易模式,形成以物流基础设施为支撑,交通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为保障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投资35亿
建10大农产品配送中心
初步预测显示,成都农业物流需求量在2020年将达13469万吨,冷库需求量到2020年为28.3万吨。
根据规划,未来成都的农业物流战略体系为“一网、两平台、三专业、七综合、若干个配送站”,即构建一个服务于全市乃至西部的农业物流配送网络、依托交通运输和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在温江、蒲江、龙泉驿建设三个专业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在彭州、崇州、金堂、邛崃、双流、青白江和郫县建设七个综合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并在市域范围内建立若干个配送站。
专业性农产品配送中心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温江万春镇为花卉配送中心,2020年的物流处理量为150万吨,占地200亩;蒲江寿安镇建立猪肉配送中心,2020年处理量可达100万吨,龙泉驿聚合镇是专业的果蔬配送中心,其处理量能达1200万吨。此外,青白江和郫县的综合配送中心为新建项目,分别占地800亩和600亩。西南交大物流学院专家张锦介绍,仅建立“三专业、七综合”,所需投资就达35亿元。
上述配送中心的选址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均良好,全面覆盖了农产品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体系,并适度重叠。此外,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设置还充分考虑了灾后重建的需要。
规划中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着眼规范市场和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硬件设施和客户满意度,还立足为经销商、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供求信息。这一平台建成后,可以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减少农产品运转周期和损耗,简化交易模式。
不逛菜市了
便利店买带条码的净菜
成都的农业现代物流体系建立后,对市民最大的影响在哪里?张锦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人们纷纷进入各个配送点、便利店或超市,推着车挑选食物。非生鲜食品,还可以通过网上订购。超市里的瓜果蔬菜、禽蛋肉奶统统经过加工包装,包装有条码。根据条码,可以追溯产品的原产地。“食品安全到时候是可控、可追溯的,品质有保障,公众买菜更放心。”
随着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配送站、便利店的出现,传统的农贸市场将渐渐淡出视野,农产品销售环节将更加规范、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