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看房到现在已经近半年了,到现在我仍然没有下手,最初买房的初衷就是想解决一个“家”的问题,给未来的家庭筑一个属于自己的巢。房价不断的飞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购房恐慌,人们纷纷提前了买房的计划,我和女友也纷纷卷进了这波购房热潮。
大学毕业这些年也没有存多少钱,眼看房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了解了一下大致的情况,当时决定还是考虑一个80多平米的两居室的房子,这样的房子相对经济也比较实用,于是我们便开始了淘房的行动。当我们深入楼市后,才发现80多平米的房子并不好买,我们所到之处的好多楼盘都反馈了一个基本相同的信息,就是类似这种80多的小户型基本上就剩下几套,而且都是不好的位置和楼层。应该就是别人选剩下的,或者是开发商故意搞的定期限量发售。于是我们也在很多未开盘的楼盘去排号,但等到开盘的当日我们也没有定下房来,其他暂且不说,只是价格,城西、城南靠三环的好多楼盘价格大都接近4000,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就得要30多万,光首付那10万左右的房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自己那点钱还不够。要买下这样的1套房子,还是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基于这种压力我们不得不考虑降低消费标准。找更远一点的,价格再低一点的,但降低这个标准的同时去买房,将来也会给生活和上班带来更多的麻烦。逐渐地心理的矛盾越来越多……目标越来越模糊。
于是我们去看了温江的房子、华阳的房子、价格环境都不错,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远了。每次都是相对市区较低的价格引诱着我们去看房,后来疲惫地拖着双腿回家,陷入一阵郁闷。如果这样买下来一套房子,上班的劳动力成本就高了,成天筋疲力尽上班,筋疲力尽回家。看来也不是办法。
多次看楼的过程中,我终于体会到了一个弱势群体的悲哀。任志强说得好“房子是卖给富人的”“当房奴活该”。虽然有点打击我们这个购房群体,但其中很大程度反映了目前房地产市场特征。前不久我从一个投机商获悉她有某楼盘房子4套,得知我确实是购房需求者,于是给我推荐他手中最大的户型(急于出手),兴奋之中,给我透露了关于此楼盘的黑幕信息“此楼盘未开盘,已被内部人士订购一空”,像她这种拿出几万块钱,订购几套房子放着来涨价的投机者比比皆是。
久经周折或许我已陷入过分的理智之中。如果开发商要问我现在想买房吗?我会说,买,如果要给这个购房计划加上个时间,我想是1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