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8-01-03 10:13:24
即将过去的2017年,大家都在热议新零售,创新业态,数字化经营以及线上线下的融合。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的零售业中,但大家似乎把中国零售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忘记了,那就是外资零售企业,他们似乎在中国零售业中被人边缘化了。
在一次闲聊中,朋友说麦德龙现在“哈嗲”,另一个朋友接着说,“现在外资零售企业在发力了!”听者有意,笔者在第一时间赶去麦德龙一探究竟。这接连探访了麦德龙在上海的三个卖场后,笔者总结了麦德龙的两个亮点和一个值得国内零售企业关注的业务方向。
亮点一:将个人消费者纳入会员顾客群中
麦德龙进入中国已经20年了,终于放弃了锁定企业和社团组织为目标顾客的方针,开始将个人纳入会员顾客群中。
一直以来,麦德龙非常清楚,在中国的麦德龙卖场里,大部分顾客都是拿着公司的会员卡购买个人的东西。
如今,麦德龙开放了个人会员,实际上是国际零售巨头对中国市场的特点的认同而做出的本土化策略的调整。不容易啊!德国人用了20年才改变!若是探究这改变的深层原因,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即中国市场上的消费者一定要得到尊重,否则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开放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给全世界零售巨头们呢?
麦德龙开放个人会员不是仅仅把会员卡发给中国的消费者个人,在麦德龙商场中能够明显地看到麦德龙为个人会员做出了很多重要调整。
调整一 货架的改变
麦德龙将卖场中50%左右的面积改成针对个人消费者超市货架,而不是以前的仓储式货架,包括在生鲜区也大量使用国内最先进的外形美观的卧式冷鲜柜。这一调整上麦德龙下了大的决心和花了大的成本的。如果大家有机会去麦德龙的卖场看看,一定会被在高达十几米的屋顶之下起底才1.2米货架之间空旷的大空间所震撼的。
调整二 价格体系
麦德龙在价格体系上专门针对个人会员实行“同一商品3件95折,精选商品(麦德龙的自有品牌和进口商品)6件,最低可享8折”。这无疑是将批发商按量定价的生意原则淋漓尽致地用在了个人会员上,在卖场中直白地始终如一地将按量定价的原则铺天盖地告诉消费者。这一点在中国的超市中还做不到,值得中国同行学习。
调整三 商品陈列
麦德龙在商品陈列上有一个很大的突破,那就是按照顾客在卖场中的场景需求将商品按产地、功能等特点分类陈列。比如白酒按酱香型和清香型陈列,葡萄酒按产地和红白颜色陈列,休闲食品按健康、甜咸口味陈列,除此之前,还将网上爆款商品在卖场中按国别、时间和尺寸等细分的内容做专架陈列。这对于顾客在选购商品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