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易果集团CEO张晔:建生鲜全链条“高速路”

时间:2017-11-13 14:11:10

        11月10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农产品智能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在苏州举行。

        论坛聚集了多家大型农产品供应商及全国性的一流生鲜农产品平台,共同探讨农民职业价值和农产品品质的未来。易果集团CEO张晔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张晔在演讲中提出,在农业端到生鲜消费端之间,隔着产品标准化缺位、供需信息不匹配、物流不畅的“三座大山”。

        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易果已从一家垂直生鲜电商转型为新一代全链条的生鲜运营平台,致力于搭建一条以消费需求为驱动、供应链为抓手、冷链物流为载体的全链条高速路,从而连接生鲜农产品上下游,帮农扶贫,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上午好!

        在开始我的演讲之前,我先想和大家表达一下我作为生鲜从业者的困惑,那就是农产品是否就等于是生鲜商品?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每天吃到的生鲜产品就是在田间地头、种植地生产出来的,所以他们两者之间应该可以划一个等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在座各位每年都会从新闻媒体里看到各种农产品滞销的信息。每年的7月都分别是柑橘、荔枝产品滞销的新闻集中爆发的时候。这是不是代表我们消费端没有实力呢?其实不是。我们所经营的生鲜商品里面,进口商品的比重越来越大。

        同时,国产水果卖不出好价格也是一个问题。举例来说,我国车厘子和橙子的进口量每年增长十分迅速,进口橙子的价格比国产橙子的价格高很多。这说明需求还是存在的。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很多消费者在其它平台网购,评论说冬枣很多是烂的;购买苹果的消费者说,苹果很大,但是切开以后心是黑的。所以我们感受到生鲜产品和我们供应端生产的农产品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其实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从生产端来说,我们面临前端销路不畅、进口商品冲击、没有市场定价权,同时不能生产出消费者要的东西等诸多问题。而对于消费者端来说,他们感觉到食品安全没有保障,同时品质不稳定。更关键的是,我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被农业端所满足。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农产品和生鲜产品的不匹配,从根源看这是整个产业链条出的问题。

        农产品到生鲜商品,存在三个难题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三方面:第一是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存在提高的余地,其次是供应和需求之间信息不匹配,最后就是整个冷链物流的不通畅。

        举一个对比的例子。奇异果其实原产于中国,但是真正把它做大的是新西兰的佳沛公司。他们每年根据市场需求做很多新产品的研发,同时不仅仅在南半球的新西兰生产猕猴桃,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基地。往年是4、5月才有猕猴桃,但是现在全年都有。这就是典型的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争取市场的例子。

        再举一个例子。黑龙江杜尔伯特生态鱼,每年只有一到两周捕捞季,开捕的活动也非常热闹。鱼很好,但是如果渔民和鱼贩子不能达成交易的话,鱼就不能保存,整个市场价格并不能够由渔民决定。相比之下,在我们整个渠道里卖得很好的阿根廷船冻红虾,政府每年有40条船来做船冻,产品销量节节升高。他采取的方式就是捕捞以后马上冷冻,所以可以全球各市场销售。另外,在阿拉斯加和智利都有帝王蟹,他们不光可以生冻,还有熟冻,保证了品质和销售期。整个冷链的供应链,在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习主席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矛盾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 蜀ICP备110131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