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来源于渠道一线终端
二线白酒认知度街头大调查样本达100人
业内专家参与解读数据、预测2012白酒走势
更有指导性,更有权威性的调查报道今日出炉
历经一个半月的时间,由成都商报启动的“成都十大品牌二线白酒生存状况调查”系列报道终于将所有调查数据汇集到手中,最终调查结果今日出炉。
这一组翔实的数据来自白酒销售渠道的多个一线终端,从批发终端的专业酒水经销商,到零售消费终端的大众酒楼,再到新兴购买渠道的团购网站,我们力求让被调查品牌的白酒销售数据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为了让广大的白酒行业投资者对二线品牌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也启动了关于二线白酒品牌认知度的街头大调查,力争用来自消费者的反馈,给大家做一个客观的参考。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白酒行业专家和来自一线终端渠道、专业媒体的酒类专家,针对调查数据和市场现状做最权威的分析,让大家入市之前心中有底。
销售商解读
一线白酒如若继续提价,
二线白酒将迎来黄金空间
成都威斯特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宇认为,白酒行业的发展态势是由产品独特属性决定的,结构升级将是行业增长的主旋律,一线白酒持续以稀缺性升级,那么二线白酒销量增长空间仍然很大。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控制“三公”消费的情况下,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四川永卓食品有限公司酒类营销经理徐曦则认为,一线白酒在盈利空间和盈利能力上远高于二线白酒,对企业的利润贡献也是最大的,所以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都涉足高端市场,或提高其高端产品的比重。企业打造超高端产品,不仅是为了提高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更是希望通过超高端产品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白酒的价格决定了白酒企业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白酒企业“跟风涨价”是一种必然。
专家解读 二线品牌如不求变将被淘汰
四川省酿酒研究所副所长,四川酿酒大师,三届国家白酒评委 杨官荣:
从长远看,二线品牌必须突破,求变,必须从目前关注广告等营销手段的方式向关注酒体质量回归。在一切市场条件下,产品质量都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二线品牌的一些操作手段,例如贴牌营销、价格营销等方式,就是在本末倒置,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必然会被淘汰。而那些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独特口感与质量的二线品牌,将在这一轮洗牌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华夏酒报西南新闻部副主任 蔡世荣:
目前多数川内二线白酒都有依赖本地市场的通病,川内白酒品牌原本就多,全部集中本地市场,注定会形成惨烈的厮杀。但是要走出去,首先技术上,产品质量必须坚持,有自己的特色;其次品牌战略必须革新。二线品牌目前的共性是市场美誉度,品牌价值的内涵核心都还不够,因此很难做出产品价值的外延,在这方面就要多向业内优秀企业学习。第三是市场开拓手段必须创新。如果确实抽不出精力与财力来拓展新的市场模式,其实可以尝试与强势的经销商一起开拓新的合作模式。品牌做好自己的内功,将营销手段交给其他公司去做。
高洲酒业销售公司副总 李大鹏:
坚持产品的性价比,是高洲酒业金潭玉液品牌发展的关键。虽然我们先发展生产基地,再跟进品牌营销的模式,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品牌的经营方式背道而驰。这种模式,既是我们的弱点,又是我们的优点。正因为优先发展生产,我们的酒体质量才有一直的保障,也才能一直掌握核心竞争力,一直拥有品牌口碑的优势。
终端渠道解读 渠道之争是表象 质量之争才是关键
紫荆5号酒楼客户经理·王俊松:
根据我们的了解,在所有酒楼销售渠道中,走得最好的是红花郎,几乎所有的成都酒楼都备着货。作为酒楼,只要客人常点的品牌,酒楼都会考虑备货、供应。品牌知名度和好感度,是酒楼选择入场品牌的核心考量指标。
大蓉和双楠店店长·白雪了:
现在客人自带酒水前来消费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酒楼常备的品牌,只能是在市场知名度、好感度和所有酒楼公认消费指标靠前的品牌。虽然因为各品牌的营销手段不同,导致不同酒楼备酒的情况会有差异,但基本品牌就是那两三个。
现在很多白酒品牌都在积极拓展酒楼销售渠道,但我们在选择时非常慎重,一旦不慎,影响的不仅是销量,还有酒楼的形象。如果二线白酒品牌想在渠道上做出拓展,关键还是在品牌质量和品牌认知度上做出改变。
酒仙网总经理·郑君红:
二线白酒品牌拓展渠道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核心竞争力仍然应放在酒体本身。一方面,任何一种形式的销售渠道商,都不愿意担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对品牌的整个环节都会考察后才会考虑合作;另一方面,好酒也怕巷子深,如果品牌认知度过低,我们也会有销售压力的担心。所以,二线品牌在渠道上求变是必须的,除了发展经销商,多参与团购活动,多做酒楼渠道营销,甚至媒体营销都是必要的手段,但归根到底还是必须先行建设品牌内涵,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