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超市风光不再,继新华都(002264)后,永辉超市(601933)成为第二家接盘易买得的上市公司。
11月1日,永辉超市(601933)全资子公司北京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与韩国株式会社易买得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同意作价400万元收购北京易买特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上述交易对价基于标的公司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财务报表及其他出售方向收购方披露的信息,并不含收购后标的公司将增付的325万租赁费用。
资料显示,2010年,北京易买特净资产4390.06万元,营业收入7228万元,净利润-2751万元;今年前9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2万元,净利润-1896万元,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2494万元。而永辉超市此次收购价格不到净资产的两成。
就在昨日,新华都与株式会社易买得签订《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以1.25亿元收购宁波易买得商业有限公司、常州新世界易买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州新世界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易买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上述公司拥有易买得在宁波、常州、杭州、泰州开设的6家大卖场。
据悉,株式会社易买得隶属于韩国新世界集团,是韩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型超市。1997年,韩国新世界在上海开设了中国第一家易买得超市,至2011年7月,在韩国国内开设有136家连锁分店,在中国开设有27家分店。北京易买特成立于2007年7月,韩国株式会社易买得持有其100%股权,投资总额4000万美元。
虽说在进驻中国时信誓旦旦,但该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经营状况不尽人意。据公告披露,易买得宁波、常州、泰州、杭州四家公司2010年亏损分别为2885万元、2183万元、1906万元和479万元。今年1月~9月,除杭州公司盈利46万元以外,其余公司继续处于亏损状态,常州公司的三家卖场亏损额更是已高达4094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零售业游戏规则的变化,外资超市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此前家乐福等外资大卖场已陆续关闭中国境内个别亏损门店。易买得此次转让门店,进一步暴露了部分外资超市在中国的经营窘境。
相关报道:易买得在华减亏不断 永辉拿下其北京门店
易买得在华市场的战略调整,造就了又一次内资百货商超企业整合扩张的良机——只是这一次,A股上市商超企业永辉超市、新华都或已拔得头筹。
永辉超市今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北京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下称“收购方”或“公司”)与韩国株式会社易买得(下称“出售方”)于2011年11月1日在北京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同意收购方作价400万元收购出售方所持的北京易买特商业有限公司(下称“标的公司”)100%股权。上述交易对价基于出售方提供的标的公司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财务报表及其他出售方向收购方披露的信息,并不含收购后标的公司将增付的325万元租赁费用。
公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30日,北京易买特净资产2493万元,1至9月实现净利润-1896万元;2010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751万元。公司旗下分支机构为北京易买特商业有限公司北京洋桥店。
仅一天前,新华都也公告,出资1.25亿元收购易买得所属四家外商独资企业100%股权。资料显示,这四家外商独资企业在宁波、常州、杭州和泰州开设了6家卖场。
“易买得本计划打包出售位于长三角地区的10家门店,以及此次卖给永辉的北京洋桥店,底价为2亿元。但经过长时间谈判之后,新华都仅愿意收购6家亏损状况相对较轻的卖场。”知情人士介绍。
今年6月,韩国媒体率先报道,为了减少亏损,易买得计划出售其在中国的10余家盈利状况不佳的门店。“目前易买得在中国共开设有27家分店,除却上述已出售的7家,未来还有更多门店有转让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