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A特力屋掌门顾忆华谈“事业与家庭”
2011-05-30 15:15:24 来源:

顾忆华很忙,对她的采访就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她才从外地出差归来。而几天后,她又要在几个城市间穿行。如此忙碌,顾忆华却没有显露疲态,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个透着快乐与幸福的声音。
人在一生中总会尝试各种不同的角色,而对顾忆华来说,有两个角色是做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老板、母亲。一个开过47家店的台湾零售业女强人,一个四个孩子眼中的好妈妈,人们似乎很难从中看出什么联系,但这就实实在在地交汇在顾忆华的身上。
工作 一个曾经为之疯狂的词
1994年,顾忆华从万客隆跳槽到了B&Q特力屋。对于这次职业变动,她身边的朋友直呼看不懂。当时,顾忆华在万客隆的采购金额是23亿台币, 而B&Q特力屋的采购金额只有1亿台币。若干年过去了,随着万客隆在台湾市场淡出,B&Q特力屋渐行渐强,当年的朋友开始称赞起顾忆华的 超前眼光。
记者:采购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您为何会“自讨苦吃”,选择从采购助理做起?
顾忆华:大学毕业时,我到万客隆应征。当时万客隆刚刚进入台湾,老师告诉我,那里有机会,也有挑战,而我恰恰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进入公司后,我到的第一个部门是百货部,里面有七八个组。采购工作很辛苦,一年后,我成了唯一在百货部活下来的应届毕业生。
记者: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辛苦经历吗?
顾忆华:那时我都是早上去上班,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因为住得比较远,我每天还要在路上花去两个小时。台湾经常会有台风,我记得有一次台风来了,本来是 不用去上班的,但因为我很早就出门了,没有接到老板的电话通知。当时的风雨很大,我骑的那辆摩托车的后轮破了。没办法,我只能“牵”着它走。走了大概25 分钟,我才看到一家大门半开的店。那天我到公司后发现,只有大老板和几个主管在。你可能无法想象,当时我工作所挣的钱还没有大四当家教挣得多。不过,对我 而言,零售业是很有魅力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会决定跳槽到特力屋?
顾忆华:在万客 隆,我负责的是饮料采购,我常笑自己是“one dollar buyer”。同一种饮料在别的超市卖129元,我们就要卖128元,而我的工作就是要让供应商让出一块钱。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所以选择离开。但到了特 力屋后,我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不适应期,因为我的采购金额始终没有在万客隆时大。
记者:那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顾忆华:进入特力屋后的第三年,我的一个好朋友患癌症去世了。这个朋友最大的愿望就是生小孩,但她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看到这个朋友,我突然感到自己很幸 福,有爱我的先生,有可爱的小孩,有很好的公婆和父母……工作不顺利又怎么样?人的一生又不是只有工作。以前的我一心追求工作。因为家境清寒,从学生时代 起,我就打好几份工,努力挣钱付学费。后来,我又告诉自己:“我不能没有工作!”我一直使劲往上爬。但朋友的事让我的人生观有了很大转变,我开始学会知 足。一个人的心转变了,观念和态度也会跟着转变。我不再是那个说话很直、语速很快、很有攻击性的人,几年下来,我的目光变柔和了,语速变慢了,也懂得如何 疏解压力了。
转战上海 只因董事长的一句话
在台湾,顾忆华身居高位,薪水丰厚。日子本可以在平静中度过,但 2004年,顾忆华接受了公司任命,带领团队转战大陆。在举家迁移上海前,顾忆华拼命地把美容院的预购券用完;又把养了多年的波卡狗送给亲友;她的先生也 没有闲着,上班时,车子就停在公司底下的广场,有兴趣想买的同事,就到楼下看车……就这样,带着一家三代共八口人,顾忆华来到了上海。
记者:您为什么会放弃在台湾稳定的生活,移民到一个全新但陌生的城市?
顾忆华:其实在此之前,董事长已经和我谈了三次,但每次我都回答:“我不可能离开台湾。”我有家庭,我也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直到最后一次谈话 时,董事长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他说:“你告诉我,我们的干部跟着我们,他们的未来在哪里?”台湾的市场很小,特力屋已经做到了第一,要想取得更大突破,我 们只能将舞台做大。董事长的话帮我下了决心,我当时就和他讲:“为了这句话,我再帮你做五年。从2004年到2009年,我要让大陆的消费者认同我们。”
记者:您之前没有想过会到大陆工作吗?
顾忆华:现在想想,我注定是要来大陆的。我的父亲在16岁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四年前,我第一次回到老家苏州。在等待一位亲戚接我吃饭的时候,我被眼 前的一幕震惊了:山峰、太湖、芦苇、小舟。这和我梦中勾勒出的家乡一模一样。那一刻,我流泪了——原来我的心底早有一份“大陆情结”,而眼前的一幕唤醒了 它。
顾忆华:没有,我和家人已经完全投入到上海的生活中。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来上海,完全是为了配合我的发展。刚到上海时, 所有员工都在看着我,他们要看我能坚持多久。而我马上就在上海买了房子和车子,我要宣誓给我的干部看,我不会回去。一直以来,我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凡事尽 力而为。不管是做什么,人都要百分之百地投入。只要你曾经百分之百地投入过,最终失败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过程。
家庭 永远排在第一位
“我的人生就是在开店和怀孕之中度过的。”开了47家店,又生了4个小孩的顾忆华常如此自我评价。按照传统观念,这个在预产期内还为新店开张而奔忙的女 人似乎不能算是称职的妈妈。但也是这位外人眼中的女强人,曾险些为了小孩而放弃在大陆蒸蒸日上的事业,“小孩永远是我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这样的顾忆 华又毫无疑问的是一位好妈妈。
记者:您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庭,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您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的?
顾忆华:家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只要在家,就会百分之百地投入其中。小孩的世界很简单,如果他们觉得妈妈不好,就会躲得远远的。但我的小孩不会这 样,他们会跑过来亲你、抱你。昨天我从外地出差回家,晚上陪着老四一起睡觉,但凌晨,老三就跑过来了,到了天亮,老二也过来了。我的小孩爱我,他们喜欢和 我在一起。不管我在哪里,老二一定会在下午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学校里发生的鸡毛蒜皮的事。而大女儿很贴心,她会和弟弟妹妹说:“出来玩,妈妈出差回来要休 息。”和小孩在一起时,我会很开心,其实这也是一种减压的方法。也许在你看来,小孩和你玩的游戏很幼稚,但你却能从中找到快乐与满足。(来源:《精品购物 指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