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证监会发布了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慈铭体检”)招股说明书,拟登陆深交所,首次发行4000万股,拟募资金1.75亿元。慈铭体检也将把业务重心转移高端经营,并在二三线城市尝试特许加盟模式。但慈铭上市在即,各大服务纠纷等丑闻相继被曝并陷入“对赌门”,针对此事件,其负责人出面回应“并不影响上市”。
目前体检连锁行业竞争激烈,除公立医院的内设体检机构外还有近几年陆续发展起来的慈铭体检、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红鬃马体检、九华体检、瑞慈体检等,后者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爱康国宾和瑞慈体检也曾获得过PE/VC投资。其中总部位于北京的慈铭体检发展至今,已在全国11个地区设立33家体检中心,2011年体检量已达159.48 万人次。截止目前,慈铭体检在体检网点数量、年体检人次、累计体检人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慈铭体检尝试特许加盟模式 主推高端经营
据慈铭体检招股说明书显示,其2011年的团体客户体检量为146.93万人次,个人客户体检量为12.55万人次,其中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高端体检客户人数超过6万人次,即2011年,高端体检创造的营业收入占该年总营收10.57%,目前准备进入利润率更高的高端经营期。
“连锁企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复制,而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前提是实现标准化,这也是连锁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刘凯认为这是民营体检行业的优势所在,但在一线城市并购布局网点之后,由于直营店投资、经营成本很大,慈铭体检扩张规模之路出现困难,如不能整合当地资源则难以盈利,而加盟又存在质量控制风险。“如果希望慈铭体检能成为行业的一个标杆,那么在快速复制能力上还要继续发扬光大,并且推广到二三线城市。”刘凯曾经这样说。
慈铭体检针对目前行业竞争等问题,强调要把高端经营作为其业务模式优势之一,并将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尝试特许加盟模式。慈铭体检分别在合肥市、福州市、烟台市、东营市、长治市、西宁市及银川市等地区与合作方签署了10份筹建咨询合同和特许经营合同,其中合肥、福州、烟台已完成体检中心筹建并开展体检业务。
传闻纷起 负责人回应不影响上市
慈铭体检上市并非突然,早在2009年刘凯担任慈铭体检CFO时就引发了业界对慈铭体检IPO的猜测,将其视为慈铭体检筹划上市的前奏。虽然刘凯没有直接承认,但是从慈铭体检的官方网站看到,2009年12月份,慈铭体检的名称中已出现了“股份”字样,这说明慈铭体检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而慈铭体检的上市也势必是其快速发展后的必然选择。
伴随慈铭体检申请上市消息发布后,各大媒体相继曝出慈铭体检重大服务纠纷事件,媒体称:虽然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但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体检机构,慈铭体检却已发生13次漏检误检事件,而且其号称“亚洲规模最大、体检量世界第一”或只是个噱头。截至目前,慈铭体检未结诉讼案件共4起,具体赔偿金额尚无法估计,根据未结案件起诉书显示,涉及的标的金额共158.88万元,占慈铭体检2011年营业收入的0.28%。
更有媒体宣称称慈铭体检招股书说的天花乱坠,将一个狭小且竞争激烈的行业描绘的潜力无穷,但这或与事实不符。其各体检中心参差不齐、设备不一、管理混乱等多重问题犹存,据调查,慈铭股份北京总部有14家体检门诊,在全部检验设备中没有眼底照相机、闪烁摄影装置及口腔内窥镜,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大连7个地区仅拥有10台的电子肠胃镜,如此少的硬件设备不知在众多门诊中应该如何分配。
而上述报道慈铭体检自称构不成“重大影响”。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慈铭体检的体检量为159.48万人次,截至2011年末,其服务的体检量累计已超过559万人次。而整个中国同类的专业体检机构年体检量也仅500多万人次,慈铭体检在行业中的份额占30%左右。
4月9日,慈铭体检相关负责人就漏检误检服务纠纷等事件也回应说:“这些消息都是公司招股书中披露的,对上市不构成影响。”慈铭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也称,“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上市是水到渠成”。
上市是投资人急于获取回报?
查阅慈铭体检的招股说明书发现,机构及财务投资者股权占比过半,由此慈铭体检与机构签对赌协议瞬间便成为资本市场热议话题。
慈铭体检股份通过健之康业持有发行 4,323.3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6.02%;本次发行前,北京鼎晖、鼎晖一期、天津宝鼎、鼎晖元博四家机构合计持有股份占慈铭股份发行前总股本的34.01%;天图创投持股6.18%;平安创新持有股份2.47%;发行人股东北京富坤、富坤创业、深圳一德合计持有发行人240 万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王强持有股份5.81%;张伟持有股份2.47%。鼎晖系、天图创投、平安创新、富坤系以及王强、张伟两位财务投资者合计持股63,522,701股,持股比例52.94%,慈铭股份过半股权已经由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持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机构和财务投资者进行投资时,都是以标的公司完成上市,自身获利退出为最终目的,而这些机构投资者很有可能和慈铭体检签订对赌协议。
支撑对赌协议论调的一个证据是,截止到2011年底,慈铭体检的账面资金充裕达1.52亿元,而再看历年的股权变动,发现鼎晖国际追随投资已有7年,其股东东胜康业是完成发行人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而成立的投资公司,对其而言上市亦是有利可图。有媒体就此猜测,在现金流如此充裕的条件,慈铭急于上市很大可能是与机构签订了对赌协议,必须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上市任务,而众多资本的介入也恰恰推动了慈铭体检上市的进程。
我国专业健康体检行业起步较晚,还属于处于萌芽阶段,大部分人还没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意识,不过随着这几年国民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众多民营资本进军体检市场,连锁体检更是一个充满“钱”景的行业,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鼓励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众多民营机构和社会资本不断进入健康体检领域,促进健康体检市场快速发展,健康体检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一位业内专家透露,按照中国7亿城市人口计算,亚健康人群占比高达70%,约为5亿人,其中仅有20%的人享受定期体检服务,即1亿人。慈铭体检IPO一旦成功,将是中国健康体检产业与社会资本对接的一大成功之举,从而走入上市蓝海市场,打破现有局面,为体检市场破闸放水。而身处“治未病”的这个行业,慈铭体检同样也要确保每一步走得健康、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