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工作结束,根据公布的结果,全国新华书店出版物销售总额累计达799亿元,增长12.3%,超过全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组数据上看,新华书店依然保持着主力军的地位。记者对销售总额前10名的发行单位的营销数字进行分析后看出,在应对新形势的压力时,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立足本地,坚持主业,突出特色,发展自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发展特点。
中部省份迅猛崛起
对比2010年和2011年发行单位的业绩表,不得不提到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和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两个集团虽都位于中部省份,虽都处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但是两家发行单位利用自身优势,走适合自己的发行道路,在全国发行单位中与众不同。
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均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已成为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的发行集团之一。2011年该集团实现销售净收入42.27亿元,利润3.0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该集团一直高度重视主业发展,不断加大对图书销售业务的拓展力度,投入近亿元对全省的重点门市进行改造升级,扩大卖场面积,完善硬件设施,丰富图书品种,并实施“星级门店”、“星级营业员”管理制度,推进全省门市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采取找书服务、送书上门、电话购书等服务措施,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优美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购书场所,也有效提高了新华书店的服务水平。为做大销售规模,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还主动转变“坐堂等客”的经营方式,大力推行“行商”的经营理念,深入工厂、机关、高校、图书馆等单位拓展团购、馆藏图书、大中专教材、职业教材等市场。在一系列措施的合力下,江西新华发行集团的一般图书销售每年保持近20%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11年,在一般图书销售整体形势不佳、实体书店受到网络书店冲击而纷纷倒闭的形势下,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全年一般图书销售达到5.9亿码洋,逆势增长20%。而多元发展,打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是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应对教材发行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重要举措:介入教育类数码产品经营领域,开展教育类数码产品的经营;进军第三方物流业务,建设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交易中心;积极推进校园书店建设,2012年年底校园书店将达百家等。这一系列措施,成为江西新华发行集团领先全国同行业的重要因素。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从2010年销售总额全国排名第八,上升到2011年全国第六,其成绩令人惊讶,也成为近两年来异军突起的“发行新星”。从2009年到2012年,该集团坚持走一条改革创新、发愤图强、坚定而又艰难的道路。2009年该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1.88亿元,码洋29.17亿元;201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69亿元,码洋47.76亿元,利润实现1.3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销售和利润发展目标;目前,2012年营业总收入已突破47亿元,码洋突破60亿元,提前完成2014年的发展目标。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主要经营指标呈现出跨越式增长,在中部发行单位中成绩比较突出。2011年,该集团在全省子公司中全面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标志着管理和经营彻底分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形成,这一举措加快了山西新华书店集团现代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进程,而同时推进的股份制改革,也是该集团能够在近两年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该集团以总部直属子公司为试点,以市(县)子公司为主体,围绕市场产品的经营进行资源整合,先后注册成立了30家以经营市场产品为主的新华现代连锁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全新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顺利打造出炉,成为进军市场的主力军。该集团2011年还在全省11个市级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全面完成了连锁工作,连锁门店达102家,形成了覆盖全省图书市场营销能力的新型销售网络,以其庞大的渠道优势和权威的连锁秩序成为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新的竞争优势。
当然,在中部省份很多发行单位中,都不乏佼佼者,比如湖南省新华书店、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而正在奋起的河北省新华书店也表现不俗,2012年1月~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7%,利润同比增长108.68%。
可以说,中部省份的发行单位在全国发行单位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中部崛起现象,不少省份还在加强联合,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今年10月,在2012年中国中部秋季馆藏图书订货会开幕式上,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新华书店就为构建“中三角”发型产业联盟战略而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框架要求,湘鄂赣三省新华书店下一步将在重点出版物采购、新闻媒体研发与销售、馆配业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人才交流、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相信随着中部省份发行集团的合纵连横,未来发行业的“英雄榜”会重新排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