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靓丽一季报业绩的大商股份开盘就封住涨停。其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4.1亿元(每股收益1.39元),同比大幅增长191%,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来自毛利率大幅提升和费用控制。不过,这两组明显的数据引起了不少研究员的质疑:一季度收入没增长,成本却下降了3.4%,一下子毛利率提到21.29%,净利率提到4.59%,这是国内连锁零售的最高水平。记者发现,该公司净利润大幅增加,现金流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08亿元,为1998年以来的各财报周期中倒数第二。这不禁让人感到担忧:由于一季报不需审计,亮丽业绩的背后是否存在着融资需求?作为基金重仓股的大商股份,背后有无诉求?
大商股份一季报增幅超同行
收入同比增1.2%,净利增191%(11年同期1.40亿元),非一次性因素,这就是大商股份今年1季报的业绩,堪称零售行业的奇迹。南都记者查询A股商业连锁类上市公司发现,今年一季报净利润预增20%的不多,营业收入不增长而净利润大幅预增的更是凤毛麟角。
对于大商股份的一季报的“特殊”之处,中金分析员郭海燕认为,该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3.7个点至21.3%超预期,同时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合计增长仅1.1%,体现出显著改善趋势,主要来自于毛利率大幅提升和费用控制,具体原因有3个方面:每年公司一季度均会狠抓开门红,奠定全年基础;毛利率提升来自低基数(2011年一季度17.6%,前3个季度平均19%)、改革经营模式(减少中间商,部分直接采购)、过去几年大量新店逐渐成熟、促销有所控制等原因。销售和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5%;财务费用下降。
华泰联合研究员耿邦昊补充道,还有就是该公司调整品类结构,增加高毛利产品比例。截至2011年末,大商股份的主营业务分为3个方面:百货业务占比58.58%,超市业务占比19.54%,家电连锁占比13.24%.耿邦昊认为,公司收入仅增长1.21%,除经营模式变化影响外,消费能力下降不可忽略,预计占比约15%的家电下滑超40%,导致母公司收入(家电业务多为母公司下设分公司)下降11.4%,百货+超市整体收入增长约8.2%.
毛利率提升令人疑惑
不过,该公司毛利率的突然提高还是让很多研究员直呼“不懂”,郭海燕直言:公司毛利率相对原有水平会持续提升,但能否维持一季度仍需观察,全年假设略低于该水平。
此外,该公司利润大增的重要原因是营业成本下降2.4亿元,在人工、租金、装修成本都在上升,不少上市公司都因此而导致亏损扩大时,实在令人感到蹊跷。
耿邦昊也表示,考虑到差强人意的收入增速及年内的持续开店的费用压力,这一净利率水平未必能够持续,要持续关注公司的收入增长及新开店的经营情况等。
此外,该公司净利润大增并没有体现在现金流上,其现金从8亿元下降到1.8亿元,下降7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8亿元,为1998年以来各财报周期中倒数第二,仅次于2005年中报-2.23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该公司有一定的融资需求,是否借此推出较为理想增发价格,值得关注。
大商股份一直是基金重仓股,2012年一季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6家基金2家保险合计持有6634万股(上期6家基金2家保险合计持有6081万股)。其中,博时精选基金持有1432万股。股东人数较上期增加约30%,筹码仍较集中。
实际上,该公司在业绩方面的释放对股价的影响确实特别大。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04亿元,同比增长24.9%;营业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48.3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 .7 4亿元,同比增长124.98%;不过四季度单季亏损4400万,较为异常。公司称,一方面经济下行的确对经营产生不良影响,单季收入增速落至17.27%,且家电占比14.2%受房产调控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四季度单季公司计提616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影响了当期业绩,其中最主要的计提为收购淄博商厦时产生的4969万商誉全额计提。这也导致了其在去年四季度大跌,至今年1月13日,跌幅超过40%.按照昨日的收盘价,回到去年四季度的股价还有约20%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