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营业税新政实施前,在住宅市场成功套现的个人投资者,大都对近期楼市表示出观望态度。当然,也有部分卖家早已计划好将来的理财道路,从目前来看,五大新的理财渠道正在取代住宅市场的理财主渠道地位。
去向一 部分资金流入股市
此消彼长,楼市交易在政策调控中刹车之际,股市指数却绝地摸高。不少在楼市中操盘的客户也曾在股市中摸爬滚打,在楼市行情变动时期,他们自然而然地将部分资金转入股市。业内专家表示,将部分资金转投股市做短线投资比较适合那些有一定股龄的投资者。
去向二 转战商业房产
回报率相对稳定的商铺、写字楼项目,一直受实力稍强的个人投资者宠爱。专家表示,由于各个城市商铺供应地域差异性较大,有些地区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一些地区已经趋于饱和。特别是建设部近日发出风险提示,以售后包租形式购房有风险,投资还需慎重。
去向三 转投酒店类物业
转手免征营业税时间延长到5年,对于短线投资客来说,利润率降到了最低点。而酒店类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通常为7%-8%,不少短线投资客转向酒店类项目投资。但专家认为,这类项目周边应具备便捷交通,附近最好建有展馆。
去向四 转向境外房产
目前,较多的实力投资客更看好境外楼盘的投资潜力。建富家房地产市场专员邵波表示,近期接待了不少有意投资境外房产的客户,他们看重境外的投资环境、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以澳洲房产为例,据悉,澳洲房产目前租金逐年上升,租金回报相对稳定,目前租金回报率在4%-6%,房源出售面积以使用面积计算,拥有永久产权,同时可以随时挂牌出售,没有出售时间限制。与此同时,境外开发商也很看重上海投资客的实力。据悉,今年6月,将有西班牙、新加坡等境外楼盘来沪推售。
去向五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将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是最保险也是最稳定的一种投资方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不像楼市、股市那样来的直接,但在过渡期亦可算是上佳的投 资品种。但业内专家提醒,由于各银行运作方式不同可能会使收益率有所差异,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应货比三家,还要兼顾流动性,更要问清是否可以提前赎 回、能否办理质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