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促销是指在短期内的直接降价促销,以低于正常的零售价来优待顾客,促进销售的促销方法。
由于特价促销对顾客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连锁超市、大卖场和商场等销售终端应用相当普遍。
一、什么特价促销越来越常见
(一)特价对短期提升销量有特效
价格是影响顾客选购商品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特别是对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日常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力就显得更明显。特价促销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优势,这一点特别能吸引顾客的注意。
对老顾客开展特价促销能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能刺激其购买欲望,使其大量购买或提前购买,从而在卖场产生热卖效应;同时,特价促销能吸引购买其它品牌的顾客购买本品牌;也吸引本不打算购买产品的顾客产生冲动并购买 。
特价促销可以迅速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有效促使顾客购买,增加产品销量,是企业促进短期销售的有效手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用这种手段来进行产品促销和推广。
企业常会借助特价促销,来处理临近到期的产品,以减少库存和加速资金的回笼。
(二) 用特价来狙击和攻击竞争对手
有时是为了阻止竞品入市,针对竞争对手开展特价促销,以吸引顾客,使顾客增加本产品的购买量。只要顾客在一个消费周期内有足够的产品,自然就会拒绝购买同类产品,也就有效狙击了竞争对手新产品的进攻。
特价还能够淡化竞争者的广告及促销力度,阻止竞争对手的广告和促销攻势对自已忠实顾客的瓦解。
针对竞争对手的特价,有时是对抗性特价,以打击竞争对手为目的。对于这种特价,最好要率先开展特价,同时做特价的产品要针对竞争对手的主打产品,采取更大的特价幅度,这样可以有效瓦解竞争对手的忠实顾客,吸引游离顾客购买产品。
(三)被逼迫跟随竞争对手的特价
竞争对手长期采取大幅度的特价促销,往往能直接瓦解其他品牌的忠实顾客,企业面对销售急剧下滑、顾客被迅速分流的态势,企业被迫跟进竞争对手,进行特价促销。
但跟随竞争对手的特价促销要讲究策略。如竞争对手用一个品种先做特价,企业就要用其他品种来做特价,如此和竞争对手形成差异,以确保特价商品的价格在同一品类商品中最具价格竞争力。
(四)特价促销深受各方欢迎
一般来说,和特价直接关联的经销商和卖场都希望企业做特价促销。特价能迅速提升经销商的销量,能迅速提升卖场的人气。特价还可以争取到卖场的特别陈列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的照顾,如免费堆头、卖场宣传、协助推广和优先结算等。
特价也深受销售人员的欢迎。销售人员可以借助特价加快产品销售,完成销量指标,同时能减少业务开展的阻力。通常采用特价促销后,销售业绩马上就可以表现出来,销售人员常常乐此不疲。
(五)特价促销容易操作和控制
特价促销操作方法简单,供货商与卖场协商好,调整商品价格,写好特价海报就可以开展了。特价是市场竞争中简单而直接的竞争手段,其先期的准备时间和准备工作量相对于其他促销方式要少得多。
二、不当的特价促销有哪些副作用
特价促销并不是解决营销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也有比较明显的“先天不足”,因此特价是终端促销战中的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克敌,也能伤已。
(一)特价促销有损企业的利润
特价促销首先是以降低企业部分利润为前提的,特价促销往往有损企业的利润,特价所增加的销量往往不足以补偿企业的利润损失。假设产品的利润率为20%,如果折价95折,至少需增加33%的销量才能取得利润平衡;如果折价9折,则需要增加100%的销量,如果折价85折,销量需增加300%。
(二)有可能扰乱产品的价格体系
若特价促销不当,幅度过大或时间过长的降价特卖,其它卖场会立即发生反应,轻则找企业讨个说法,重则将该产品的零售价调到最低,而士多店等c类店也因此低价冲击而无利可图,常常会拒绝销售该产品。
如此一来,引起连锁反应,扰乱了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降低渠道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破坏了企业辛辛苦苦建设好的营销网络,也为竞争对手瓦解本品牌的渠道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难以建立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不当的特价促销不但不能建立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反而会降低对本品牌忠诚度。
有些顾客专买特价产品,企业通过特价促销争夺过来的顾客又转向做特价的竞争品牌,或者在等待本品牌的下次特价促销。这样企业就陷入了“产品促就动。不促就不动”的尴尬境地。
(四)特价易引起竞争对手的反击
企业大幅度或长期特价促销,对同行来讲是一种挑畔行为,往往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更进特价”。因此,在实施特价之前,必须充分考虑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并对“敌我”双方的实力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为事前作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特价促销要控制在适度的规模内,避免引起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也避免挑起同行间的“特价”大战。
三、如何用好特价这把“双刃剑”
(一)特价促销的时机选择
特价时机的选择对促销效果影响极大,企业要精心挑选特价促销的有利时机。如竞争对手在做特价时,就不宜用同类品种做特价,这样容易发生直接冲突,而且促销效果不理想。特价促销通常在以下情况开展:
重大节日;
有好的事由时,如与当地重大事件哟眼巧妙的结合点;
产品处于销售旺季的时候;
季节性很强的产品面临淡季时;
旧包装要淘汰的时候,或者领导品牌大做特价的时候;
有新的强劲竞争对手上市的时候;
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衰退的时候;
产品价格明显过高,价格因素是产品销售不畅的首要制约因素时;
还有,以下时机虽不是特价促销的时机,但企业迫不得要开展特价促销;
受到大卖场要挟,而自已由于缺乏谈判的筹码,不得不接受特价促销的要求时;
销售分支机构或公司急于完成年度销售任务时;p;
销售分支机构或公司出于某种原因急于提升销售量时;
产品进入大卖场后为了避免被“末位淘汰”时;
清理库存,急于回笼资金的时候;
产品接近保质期时;
产品销售下滑而迫于终端卖场或经销商压力开展特价促销时。
(二)特价促销的产品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做特价促销,一般消耗量大,购买频率高的快速消费品往往是特价促销运用最多的商品,比如洗衣粉、奶粉和纸巾等。在特价促销时,一般每次只选择一个品种做特价。
通常适合做特价促销的产品有:
销售最好的产品;
即将淘汰的产品,如技术/包装/产品形态已属于弱势的产品;
滞销需处理的产品(产品接近保质期的产品);
季节性很强的产品(换季的产品);
产品有特点,利润高,尽管已销售较长时间,但尚未被顾客认可,仍需培育的产品;
同质化程度高的产品。
(三)特价促销的幅度要合适
1、特价幅度要适当
特价幅度太小,不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促销效果不明显,也就等于浪费促销资源;特价幅度太大,在提高短期销售额的同时,利润损失慘重,而且容易引起其他超市的抱怨,也会带来破坏价格体系等负面影响。
特价的产品降价幅度要有一定的竞争力,以低于同种产品中销得最好产品的价格为宜。
据调查,对快速消费品而言,特价幅度在10%以下时,几乎收不到什么促销效果。